环翠区创新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:一网情深连万家


2014-08-29

来源: 威海日报·威海新闻网

 

环翠区,有一张“横到边、竖到底”的大网,其按照区—街道—社区—网格四级管理模式,以200至300人为一个单元,将辖区72个城市社区划分为412个网格。这些网格中,活跃着数千名网格服务管理人员,与百姓零距离,为群众解难题。

“我们瞄准‘服务’这一靶心,依托信息化构建起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,每个网格内配备了协管员、督导员、联络员‘三种力量’,承担网格内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各项事务,畅通了自下而上的信息渠道,构筑起一个个服务和管理的合作体系,实现了社区服务管理的变革。”环翠区社区工作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。

管理网格化、服务零距离。一种以“精细化管理、人性化服务、多元化参与、信息化支撑”为特色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在环翠区成功试水,树起了全市社会服务管理领域的新标杆。

创新模式

72个城市社区划分为

412个基础网格

在环翠区一班人看来,创新社会服务管理,是转变政府职能,推动社会自治的重要途径,是打造“统筹发展中心之区、幸福和谐首善之区”的现实要求。

思想决定行动。去年9月,环翠区提出,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,以服务和保障民生为基点,以加强党组织建设为保障,全面创新社会服务管理,探索具有环翠特色的社会服务管理新路径。

以此为引领,环翠区本着“精细化管理、人性化服务、多元化参与、信息化支撑”的原则,沿着“提升群众幸福感,完善社区管理,提高群众参与度”三条主线,在环翠楼、鲸园、竹岛、孙家疃4个街道办事处率先启动试点工作,全力构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。

从构建组织体系入手,环翠区构建了三级平台(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、街道社会服务管理分中心、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)、四级管理(区、街道、社区、基础网格)的组织架构,科学界定区、镇街、社区、网格的职责任务,实现上延下联、整体运转。

遵循“便民利民、尊重历史、完整均衡”的原则,环翠区按照每200至300人为一个网格标准,将4个街道59个社区划分成412个基础网格,并在333个网格中设立了“社区网格公示栏”和“基础网格公示牌”,方便群众联系。

量身订制的信息化系统的引入,是环翠区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突出亮点,改变着传统的镇街服务管理模式。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启动后,环翠区与企业联合开发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,构建起集信息采集、事件处置、分析研判、督导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,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。

“这是一个闭合的社会服务管理系统,在这里,网格协管员和社区是终端,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和街道社会服务管理分中心是枢纽,所有的社情民意通过终端集中到街道和区级枢纽,街道能够解决的,自行进行分解解决,不能解决的,区级枢纽将协调相关部门解决,真正实现了网格全覆盖、工作零缝隙。”环翠区社区工作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。

服务下沉

1000余名网格工作者

精耕“责任田”

刘兰英是环翠楼街道办事处塔中社区3号网格的网格长。日前,在社区巡查中,刘兰英发现文峰路一处路面破损,给居民行车带来不便。刘兰英立即掏出手机拍摄了破损路面照片,并将照片上传至“环翠楼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”。随后,她协调社区居委会,组织工人对路面进行了修复,最后通过手机将事件状态标注为“自行结案”。

“这是街道专门为我们网格长配备的新装备——移动PDA掌上电脑。我们可通过它及时处置并归档所办事项,办理的问题可记录在系统‘自行解决’一栏,无法立即办理的问题可‘上报解决’,通过办事处层面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分中心进行处理。”刘兰英介绍。

探索网格化服务管理新路,环翠区将网格化与信息化融合,把社会服务管理的各项工作打包给网格工作者,实现了服务管理方式由“业务线条”推进向“网格集成”推进的转变,建立了“全覆盖、组团式、面对面、心连心、全方位”的服务格局。

按照力量整合、中心下移、夯实基层的原则,环翠区科学划分“责任田”,明确责任主体,成立了“一长三员+N”核心服务管理团队——即每个网格配有一名网格长、两名协管员、一名督导员、一名联络员和若干公益性社会组织成员,牵住“网格化”管理的“牛鼻子”。

为强化组织支撑,环翠区在全区412个网格建立了党组织,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、每名党员都在网格中,充分发挥网格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

在人员配备、责任分解的基础上,依托“环翠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”,通过设置地理信息、民情动态、事件处置、监督考核、系统管理5大功能板块,为每个网格配备移动终端,将网格内的全部事务纳入“采集—上报—分流—办理—核查—评价”六步闭环结构内,为“深耕”网格注入了科技力量。

环翠区社区工作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,社区的大事小情都在这个平台,什么事情是否按时完成,效果怎么样,通过系统一目了然。下一步,他们将探索通过互联网向居民开放部分信息,以此监督网格员的工作。

现在,一张纵到底、横到边的“大网”,把丰富的管理“血脉”延伸至社区肌体的最末梢,搭建起传递社情民意,推进各方面工作的快速通道,让广大居民得到了更多实惠。

多元参与 95%的问题解决在基层

在鲸园街道古北社区,一提5号网格协管员邢爱兰,不少居民都竖起了大拇指。她用热心、用心、连心“三心”工作法,为社区14栋楼的387户居民解决了无数的烦心事。

“这个网格就是我的舞台,作为网格的协管员,网格内治安巡查、卫生督导、广告清理、乱堆乱放整治、纠纷调解样样都要管。”邢爱兰说,随着居民私家车数量的增加,原本小区狭窄的道路愈加拥堵,怎么办?邢爱兰想了个最“笨”的方法——给小区内所有的私家车登记。车主姓名、车牌号、手机号、门牌号……邢爱兰愣是一户一户将社区内800多辆私家车的信息进行了逐一登记。等到再有车堵路时,她就能第一时间找到车主将车开走,解决了小区的交通问题。

“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,使大家主动服务的意识增强,在社区逐步构建起民情信息的‘沟通网’和干群关系的‘连心桥’,真正做到服务百姓生活零距离。”鲸园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。

为推进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,环翠区依托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,详细绘制了“网格民情活地图”,用20多种生动形象的符号将每栋楼、每户家庭情况绘制成图。同时依托网格工作人员经常性的“人对人”走访和“面对面”沟通,升级“民情日志”工作法,建立常态化、长效化的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。自系统上线以来,共上报社会事件5594件、记录“民情日志”9770篇,做到社情民意“早知道、早化解、早回复”。

在探索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过程中,环翠区强化网格基础作用,加强“平安环翠”建设,在每个社区设立了警务室,实行“一格一警、一区多警、责任到人、管理到户”制度,构筑了严密的社会治安管理网络;在城区企业和小区安装监控设备,实现了全方位、无盲点管控。

不仅如此,环翠区高举“社区服务便民化”旗帜,把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,使网格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“责任田”。在每个网格设立便民服务清单、便民电话宣传牌,全区基本形成社区公共服务、公益志愿服务、商业服务的多类型、多层次、广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。

如今,“一格连百家,百格系万户”,成为环翠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真实写照,95%以上的问题化解在基层、解决在基层。接下来,这一成功模式将逐步在环翠区各镇街全面铺开。